第一件事关于中医AI。
这次诊博会,AI参展商估计占了三分之一,大家对AI的关注和热情也是最高涨的,各个AI展台都是人最多的,这是以往没有过的景象。
从2022年底到2025年,中医AI已经挺过来了,到了在市场上搏杀抢地盘的时刻,虽然中医AI的技术和商业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但至少越来越为大家接受,甚至用中医AI已经成为大家共识。
展会现场,好些认识的朋友问我哪个品牌的中医AI好,说要采购回去用起来,可惜我不懂技术,没法帮到大家。
第二件事是中医专科专病项目全面崛起。
这次诊博会看到不下10个专科专病项目对外招商,非常引人注目,让人振奋。
不管传统中医人如何认为中医是全科,中医是个性化的,但市场对专科专病标准化解方案的需求越来越大。
中医AI和中医专科专病的崛起,说明中医领域开始由市场主导中医技术方向了,这对中医来讲,是巨大的进步。
第三件事是日本汉方给我们的启示。
3月27日,我向一位做日本汉方的朋友请教,结果发现我们俩对传统中医的观点惊人的相似。
一是传统中医人不愿标准化,核心是维护自己的小天地。
二是传统中医人本质是文科中医,只能通过说文解字和玄化来实现逻辑自洽,没有能力进行中医现代化创新。
三是传统中医个体盘踞下的市场,整体来讲是畸形的,认知和做法都脱离时代,没有任何进化能力。
因此,我们需要反思:
1、日本人能把中医经典名方做好并拿到全球专利,我们传统中医人为什么不能?
2、日本人能在中国采购到好药材,而我们传统中医人为什么一遇到药材品质问题就想着去挖野生药材?
3、日本中药颗粒剂品质和成本为什么能吊打中国的颗粒剂厂家?
真心建议我们传统中医人不要整天喊什么师徒传承了,不要整天喊放开民间无证行医了,不要整天反西医反市场反资本了,这种开历史倒车的做法,只会产生一个结果:搞死中医。
第四件中医出海迎来最佳窗口期。
诊博会期间,跟在澳洲中医陈老师请教了不少事,加深了我对海外中医市场的了解,唯一遗憾的事就是时间有限,没能深入请教。
交流下来,我感觉中医在海外市场有大未来、大前景,现在是出去开发的最佳窗口期。
中医针灸、推拿目前在国外被普遍接受,接下来就是中医热疗类的产品和服务机会最大。
跟陈老师交流过程中,我感觉到了丝丝担忧,随着中医出海潮的到来,我们越来越多的中医技术会被外国人学会,经过他们的改良就会形成他们自己的体系,可能对我们传统中医市场产生极大的冲击。
这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还继续停留在用传统中医方式改良传统中医的话,说不定哪天我们真要去国外学中医技术或者引进中医技术了。
对于大部分青年中医来讲,与其在国内内卷,不如出国开荒。
中医AI落地、中医专科专病项目打造、中医全面现代化探索、中医出海潮这四件事,是非常值得关注和早行动、早拥抱的。
作者:祁冉 时间:2025-04-02 10:42:03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韩晓峰 时间:2025-04-01 17:33:3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王杨 时间:2025-04-01 17:30:14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韩晓峰 时间:2025-03-31 15:27:1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3-31 09:53:51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3-28 12:01:55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