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医院经营

医院新成立运营部,应该如何培养“专科运营助理”?

25年04月01日 阅读:1027 来源: 王杨转载 IP属地:安徽省

  近年来,医院规模不断扩大,业务活动、运营活动、资源配置效率愈趋复杂,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补偿机制与支付方式改革等举措相继实施,迫于经营压力,许多医院都在成立运营部,培养专科运营助理。


  这个事,很多医院做了,但是却没有找对方向,尤其是对“专科运营助理”的定义表示很模式,认为这就是一个岗位,于是设置了这样一个岗位之后,就开展运营管理工作了。实际上专科运营助理不是用来替代某一个职能部门的功能,而是一种管理理念或者运作体系。是一整套,从上到下,贯彻始终,协调左右,具备专业能力的专业队伍。


  如果是把它当做一个给临床干活的人,亦或是行政职能部门的一个岗位,统计下数据,汇总分析,出个报告,办些“杂事”,替临床人员跑个腿等等这类工作,那就是没有理解“专科经营助理”的精髓,其核心在于“参与经营”,要实打实的融入到科室经营决策、医院经营决策的实际决策过程中,是医院决策体系中的核心人员。


  值得注意的是,专科运营助理没有决策权,但是可以以数据为驱动,辅佐医院(科室)决策,去推动医院(科室)开展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运营管理。


  既然有了误区,今天这篇文章就再好好剖析一下初建运营管理体系的医院应该如何培养“专科运营助理”。文章有点长,先收藏,再阅读!


  专科运营助理培养体系


  在现代医院管理的复杂格局中,专科运营助理扮演着举足轻重的战略角色。随着医疗行业的竞争加剧和管理精细化需求的提升,专科运营助理成为连接医院战略目标与科室具体运作的关键纽带。他们能够协助科室主任将宏观战略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日常管理行动,有效提升医院整体运营效率和效益。


  从国家政策导向来看,2020 年 12 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医院加强临床、医技、医辅等业务科室运营指导,探索建立运营助理团队。这一政策为专科运营助理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方向指引。


  专科运营助理培养体系涵盖多个构成要素:


  1. 跨部门轮岗与实践培养,让候选人全面熟悉医院运营链条;


  2. 导师制与经验传承,借助资深管理者的经验实现知识传递;


  3. 专项课题与校企合作,提升助理的科研与实操能力;


  4. 数据分析与信息化技能培训,强化数据驱动决策的能力;


  5. 政策解读与医疗管理知识培训,帮助助理平衡公益性与运营效率。


  众多医院的实践案例也充分证明了专科运营助理培养体系的重要性。例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率先引进 “专科运营助理” 概念,并成立专门的 “运营管理部” ,通过一系列培养举措,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益。这些实践为其他医院构建和完善专科运营助理培养体系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跨部门轮岗培养机制


  1.多岗位协同实践路径


  跨部门轮岗是专科运营助理培养的关键环节,通过在多个核心岗位的实践,能让助理全面了解医院运营的各个层面。例如:


  在财务岗位轮岗时,专科运营助理需要熟悉医院的财务制度、预算编制与执行、成本核算等工作。这要求他们掌握财务数据分析方法,理解各项财务指标对医院运营的影响,学会从财务角度为科室运营提供建议。


  设备管理岗位则要求助理了解设备采购流程、设备维护计划制定以及设备效益分析。他们需要与设备供应商沟通,参与设备验收工作,掌握设备的使用情况和运行效率,确保设备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


  临床科室轮岗是重中之重,助理要深入了解临床工作流程、医疗服务质量控制以及患者管理。他们需要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参与科室排班、患者诊疗协调等工作,体会临床工作的实际需求和挑战。


  除了常规岗位轮岗,专项案例实践也是提升能力的重要方式。以缩短平均住院日项目为例,华西医院运营管理部自2005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通过专项管理提升医院服务效率。在缩短平均住院日项目中,运营助理与多个部门协作,深入分析影响住院日的因素,如术前等待时间、检查安排、床位周转等。通过这些努力,华西医院在优化医疗流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种多岗位协同实践路径,使专科运营助理在不同岗位的锻炼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更好地履行职责奠定了坚实基础。


  2.业务链条全流程认知


  在跨部门轮岗过程中,专科运营助理对医院业务链条全流程的认知不断深化,这对于培养资源配置与成本控制能力至关重要。在参与各部门工作时,助理能够了解到不同科室的资源需求和使用情况,学会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例如,通过分析不同科室的设备使用频率和效益,合理安排设备采购和更新计划,避免资源闲置和浪费。


  医保政策的衔接也是业务链条中的关键环节。专科运营助理需要熟悉医保政策的各项规定,了解医保报销流程和结算方式,确保科室的医疗服务符合医保政策要求。同时,通过对医保数据的分析,发现潜在的医保风险和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降低医保拒付率。


  流程优化是提升医院运营效率的重要手段。武汉中南医院在跨部门协作中,专科运营助理积极参与流程优化工作。他们通过实地观察、访谈等方式,找出流程中的瓶颈和问题,运用流程再造的方法,简化繁琐的环节,提高工作效率。例如,优化患者就诊流程,减少患者排队等候时间,提升患者就医体验。通过对业务链条全流程的认知和实践,专科运营助理能够更好地协调各部门工作,为医院的高效运营贡献力量。


  导师制与经验传承模式


  1.成功模式本土化改良


  医院刚开始开展运营管理工作的时候,可以先选择一种适合自己医院情况的成功模式,吸取成功经验的同时,再进行本土化改良。


  例如华西医院在开展运营管理工作的时候,就以台湾长庚医院的专科运营管理模式为医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在引入这一模式的过程中,进行了本土化改良,以适应自身的发展需求。其中,PDCA闭环管理方法的应用是关键一环。在医院运营管理中,PDCA循环被广泛应用于专科运营助理的日常工作指导。例如华西医院在日间手术管理中应用了PDCA循环,通过不断优化手术流程和管理措施,显著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提高了医院的运营效率。PDCA循环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有可能被借鉴到运营助理的培养中,以提升其专业能力和医院的运营管理水平。


  病种成本核算工具的开发也是本土化改良的重要内容。深入研究不同病种的成本构成,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开发出适合本院的病种成本核算工具。通过这一工具,能够准确计算每个病种的成本,为医院的定价策略、医保支付谈判以及成本控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例如,在分析某一常见手术病种的成本时,详细核算手术耗材、药品费用、医护人员人力成本等各项支出,找出成本控制的关键点,为科室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提供依据。


  当然,现在大陆已经很多种成功的运营管理成功经验,我们不一定就要选择台湾长庚模式,完全可以选择同类型医院的成功案例作为范本去学习借鉴。


  2.资深管理者带教体系


  建立完善的资深管理者带教体系是专科运营助理培养的重要保障。导师的选拔标准至关重要,通常要求导师具备丰富的医院管理经验、深厚的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他们不仅要熟悉医院的整体运营情况,还要在某一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经验。例如,湖南省肿瘤医院在选拔导师时,优先考虑在医疗质量管理、成本控制、医保管理等关键领域表现突出的资深管理者。


  当然,医院也可以选择有资质且经验丰富的第三方来进行带教工作。


  运营分析报告撰写是专科运营助理的一项重要技能,在资深管理者的带教下,学员需要掌握规范的撰写方法。报告应具备清晰的结构,包括引言、现状分析、问题诊断、解决方案以及结论等部分。在内容上,要以数据为支撑,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深入剖析科室运营中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湖南省肿瘤医院通过月度运营例会制度,要求专科运营助理定期提交运营分析报告,并在例会上进行汇报和交流。导师对报告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员不断提高报告撰写能力和运营分析水平,为医院的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数据分析能力专项培养


  1.医疗大数据分析工具应用


  在当今数字化医疗时代,掌握医疗大数据分析工具是专科运营助理必备的技能。其中,DRGs(Diagnosis Related Groups)分组器操作尤为关键。DRGs分组是根据患者的诊断、治疗方式、年龄等因素,将患者分入不同的诊断相关组,以此作为医保支付和医院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专科运营助理需要熟练操作DRGs分组器,准确录入患者信息,确保分组的准确性。通过对DRGs分组数据的分析,能够了解不同科室、不同病种的资源消耗情况,为医院的成本控制和医保支付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CMI(Case Mix Index)指数计算也是数据分析的重要内容。CMI指数反映了医院或科室收治病例的复杂程度,指数越高,说明收治的疑难重症患者越多。专科运营助理要掌握CMI指数的计算方法,通过收集病例信息、计算权重等步骤,得出准确的CMI指数。这有助于评估科室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医院的学科建设和资源配置提供参考。


  床位周转率动态监测是衡量医院运营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专科运营助理需要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实时收集床位使用情况的数据,包括入院人数、出院人数、在院人数等,通过计算床位周转率,及时发现床位使用过程中的问题。例如,若床位周转率过低,可能意味着存在床位闲置或患者住院时间过长的情况,助理可进一步分析原因,提出优化措施,如调整排班计划、加快患者康复进程等,以提高床位的使用效率。


  目前许多机构开展运营助理培训的时候,均从医院运营管理、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物价管理、医保政策、质量控制、病案管理、运营数据分析、服务流程优化、项目管理、绩效管理及管理工具应用等多个维度进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培训过程中,帮助学员学习如何运用数据分析等工具,为医院的运营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


  尤其是对医疗大数据分析工具的熟练应用,使专科运营助理能够更好地挖掘数据价值,为医院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2.循证决策报告制作规范


  循证决策报告是专科运营助理基于数据分析为医院决策提供依据的重要文件。


  专科运营助理在医院运营管理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核心职责是通过数据分析为医院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具体来说,专科运营助理需要收集和整理医院各科室的运营数据,包括财务数据、医疗业务数据、资源利用情况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分析,他们能够发现运营过程中的问题和潜在的改进点,并据此撰写循证决策报告。这些报告为医院管理层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持和具体的决策建议,帮助医院在资源分配、流程优化、绩效提升等方面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在循证决策报告制作中,专科运营助理要运用科学的方法,结合准确的数据和合适的工具,制作出高质量的报告。报告应具备清晰的结构和逻辑,包括问题提出、数据收集与分析、结论与建议等部分。这些报告为医院管理层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持和具体的决策建议,帮助医院在资源分配、流程优化、绩效提升等方面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除了数据分析的能力以外,专科运营助理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可视化能力,将复杂的数据以直观的图表、图形等形式展示出来,便于医院管理者理解和决策。例如,将患者的诊疗数据、费用数据、满意度数据等进行整合,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出来,帮助管理者快速了解医院运营情况,发现潜在问题。


  政策衔接与学科建设能力


  1.医改政策解读方法论


  在医改政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专科运营助理需要深入理解政策内涵,并将其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行动指南。


  其中,DRG/DIP支付规则与绩效考核的衔接是支付方式改革的关键要点,它有助于实现改革目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确保医保基金的合理使用。绩效考核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不仅关系到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还直接影响医院的运营管理和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引导医院内部运营管理机制转变:DRG/DIP支付方式改革旨在引导医疗机构从粗放式、规模扩张式运营机制,转向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更加注重内部成本控制,更加注重体现医疗服务技术价值。这需要通过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等引导作用,推动医疗机构内部运营管理机制的根本转变。


  卫生技术评估是医院技术引进和应用的重要环节,专科运营助理通过参与其中,为医院的科学决策和运营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卫生技术评估旨在对医疗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为医院的技术引进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专科运营助理需要参与到卫生技术评估工作中,具体职责包括:


  数据收集:收集相关数据,为卫生技术评估提供基础。


  数据分析:分析新技术对医院运营的影响,如资源消耗、成本效益等。


  报告撰写: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撰写评估报告,为医院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2.学科评价体系建设


  在医院管理中,病种二维四象限管理法是学科评价体系建设的重要方法,帮助医院确定哪些技术项目应重点发展,哪些需要调整或淘汰,这一方法以病种的难度和效益为两个维度,将病种分为四个象限。


  高难度高效益的病种位于第一象限,这类病种体现了医院的学科优势和技术水平,应重点发展和支持;


  高难度低效益的病种在第二象限,对于这类病种,需要分析原因,通过优化诊疗流程、提高医疗质量等方式,提升其效益;


  低难度高效益的病种处于第三象限,可适当扩大规模,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低难度低效益的病种在第四象限,可考虑进行调整或淘汰。


  专科运营助理在学科评价体系建设中,要运用病种二维四象限管理法,对科室的病种结构进行分析,为学科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例如,通过收集和分析不同病种的手术难度、住院天数、费用等数据,确定每个病种在二维四象限中的位置,从而制定相应的学科发展策略。


  技术项目开展对标机制也是学科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专科运营助理需要关注行业内的最新技术动态,与同级别医院或领先医院进行对标,分析自身在技术项目开展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例如通过引入BCG矩阵,对不同的技术项目进行评估和分类,将技术项目分为明星项目、问题项目、金牛项目和瘦狗项目。专科运营助理在培训中学习到如何运用这一工具,对医院的技术项目进行分析,确定重点发展的项目和需要调整的项目。通过建立技术项目开展对标机制,专科运营助理能够帮助科室及时了解行业前沿,优化技术结构,提升学科竞争力,推动医院学科的持续发展。


  培养模式挑战与对策


  1.临床与管理思维融合难题


  在专科运营助理培养过程中,临床与管理思维的融合是一大难题。医务人员往往专注于临床业务,对管理工作的参与度不高,这使得运营助理在推动管理措施落地时面临阻碍。


  提升医务人员参与度,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运营助理要主动深入临床,了解医务人员的实际需求和困难,将管理理念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给他们。同时,让医务人员参与到管理决策过程中,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管理措施更贴合临床实际。


  对于运营分析工具的临床适配,要充分考虑临床工作的特殊性。简化工具操作流程,使其易于上手;确保数据收集不影响临床工作的正常开展;分析结果以直观、实用的形式呈现,为临床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通过这些策略,促进临床与管理思维的有效融合,推动医院运营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长效激励机制构建


  构建长效激励机制对于专科运营助理的培养至关重要。职业发展双通道设计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为运营助理提供管理和专业技术两条发展路径。一方面,表现优秀的运营助理可以晋升到管理岗位,负责更复杂的运营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专注于专业技术的助理可以在数据分析、成本核算等领域深入发展,提升专业技能水平。


  继续教育学分制也是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设定明确的学分要求和获取途径,鼓励运营助理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例如,参加专业培训课程、学术研讨会、发表科研论文等都可获得相应学分。


  当前,在智慧医院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专科运营助理的能力升级方向呈现出鲜明的趋势。随着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深度渗透,医院运营管理正朝着智能化、精细化方向迈进。专科运营助理需紧跟这一趋势,提升数字化运营能力。例如,熟练掌握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医院运营中的应用,通过数据挖掘预测患者流量、优化资源配置,利用智能算法辅助决策,提高运营效率和精准度。


  来源:易策医管研究发展院


本文由(王杨)转载自: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LiHWPwo4nibDc1offswvrw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868阅读

80%医院都做错了!一看就会,一干就废!

作者:祁冉 时间:2025-04-02 10:42:03 文章来源:转载

1101阅读

2025医疗赛道避坑指南:这四类赛道千万别碰!

作者:韩晓峰 时间:2025-04-01 17:33:35 文章来源:原创

1306阅读

存量时代医院的两种活法:要么极致垂直、要么生态医疗!

作者:韩晓峰 时间:2025-03-31 15:27:12 文章来源:原创

1339阅读

慢重症:社会办医的一条蹊径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3-31 09:53:51 文章来源:原创

1719阅读

这4件事才是中医人真正值得关注和拥抱的

作者:蒋小富 时间:2025-03-29 14:13:56 文章来源:原创

1844阅读

血透,或可救活一家医院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3-28 12:01:55 文章来源:原创

简介
80后一枚,热爱医院网络营销推广策划,入医疗行业10多年。深度关注医院营销、管理的趋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