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存量时代,医疗行业就像一块已经分好的蛋糕,医院不能再靠“跑马圈地”扩张床位和设备生存了(就像以前开分院越多越赚钱,现在开越多亏越多)。这个时候,医院只有两条路:要么把某一个专科做到极致(极致垂直),要么像搭积木一样把医疗、预防、康复等服务全链条整合起来,为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生态医疗)。
极致垂直:把专科做到“天花板”,让患者慕名而来
案例
腾讯医典——医学科普界的“专科网红”
腾讯医典不干别的,就专注做医学科普。他们找了5000多个顶尖医生,把1万多个病种的诊疗流程写成“百科全书”,从感冒到癌症,每个病都讲得明明白白。别的平台可能搞伪科学赚流量,他们死磕内容权威,甚至把国外的医学资料本土化。结果呢?老百姓查健康知识都认这个牌子,成了医患之间的“翻译官”。
为啥极致垂直管用?现在患者不缺医院,缺的是“精准解决问题”。就像吃火锅,有人就认准某家毛肚特别脆——极致垂直就是让医院成为某领域的“毛肚专家”,哪怕只服务1%的人群,也能活得很滋润。
生态医疗:从“看病”到“健康管家”,把患者“锁”在体系里
案例
成都第三人民医院——医院版的“全家桶套餐”
这家医院搞了个“MDW诊断式管理”,把财务、行政、临床等部门拧成一股绳。比如,以前患者做检查要跑三四个科室,现在像“流水线”一样顺畅;医生看病时不再只盯着治病,还要算成本效率(比如哪种治疗方案又省钱又有效)。结果两年下来,病案质量、运营效率都蹭蹭涨,患者不用到处跑,医院也省了钱。
为啥生态医疗管用?现在重复来院的患者想要的是“一站式服务”+价值医疗。就像去商场,能吃饭、看电影、购物,谁还愿意挨个跑小店?同时医院看病要能做到更好更便宜。生态医疗就是让医院变成“医疗综合体”,变成从体检到康复全包,从疗效到价格全管的医疗机构。
为啥只有这两条路?
01、存量竞争:从“抢增量”到“挖存量”
以前医疗资源短缺,开医院就能赚钱(增量时代)。现在医院多如牛毛(全国医院3.7万家),患者就这么多(每年80亿人次诊疗),必须从别人碗里“抢客户”。极致垂直靠“专科绝活”抢特定患者,生态医疗靠“服务闭环”留住所有患者。
02、患者需求升级:从“看病”到“看全程”
现在老百姓不仅要治病,还要预防、康复、健康管理。腾讯医典用科普抓住“没生病的人”,成都三医院用全流程服务抓住“生病的人”——谁能覆盖患者的“全生命周期”做闭环管理,谁就能赢。
总结:要么做“专科尖子生”,要么做“全能冠军”
极致垂直
适合资源有限的医院,比如民营专科医院(眼科、口腔),把一个专科做到全国有名,患者坐飞机也要来。
生态医疗
适合综合医院,整合医疗、预防、康复、养老等资源,像“医疗航母”一样,通过全生命周期管理让患者离不开。
存量时代的医院生存法则,真的很残酷!
作者:韩晓峰 时间:2025-04-01 17:33:3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王杨 时间:2025-04-01 17:30:14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3-31 09:53:51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蒋小富 时间:2025-03-29 14:13:5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3-28 12:01:5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徐毓才 时间:2025-03-27 16:51:58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