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医院管理

绩效国考指标研讨系列5-- 如何提升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

25年04月02日 阅读:992 来源: 秦永方原创 IP属地:广东省

  提示:对绩效国考“55+1”指标深入研讨,本期研讨“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指标,分析该指标背后的含义有哪些?如何才能提高该指标得分而且经济上不失分?探讨如下。


  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中,“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是衡量医院技术能力与功能定位的关键指标。引导三级医院提升微创技术能力,优化病种结构,推动医疗资源向高精尖领域倾斜。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符合分级诊疗和DRG/DIP支付改革方向,有助于降低医保超支风险。如何提升这一指标得分且避免经济失分?


  一、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涵义


  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是考核年度出院患者施行手术治疗台次数占同期出院患者总人次数的比例。


  1、计算公式


  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 = 微创手术台次数 / 同期出院患者手术总台次数 ×100%


  (1)分子: 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台次数是指出院患者微创手 术人数。同一次住院就诊期间患有同一疾病或不同疾病施行多次 微创手术者,按 1 人统计。


  (2)分母:同期出院患者手术台次数是指出院患者手术(含 介入)人数。


  (3)纳入本次考核的微创手术目录,将利用腹腔镜、胸腔镜、纵隔镜、神经内镜、关节镜等现代医疗器械及相关设备经非 自然腔道入路进行的微创手术,结合《手术操作分类代码国家临 床版 3.0(2022 汇总版)》和大数据统计结果形成,由国家统一制定,仅用于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并嵌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 信息系统。


  2、指标意义


  (1)微创手术降低了传统手术对人体的伤害,具有创伤小、 疼痛轻、恢复快的优越性,极大地减少了疾病给患者带来的不便 和痛苦,更注重患者的心理、社会、生理(疼痛)、精神、生活 质量的改善与康复,减轻患者的痛苦。


  (2)合理选择微创技术适应证、控制相关技术风险促进微 创技术发展。


  3、指标导向逐步提高。


  4、指标来源病案首页


  二、为何把着这个指标纳入国家26个检测指标?


  政策层面而言,这一指标的提升是推动医疗资源向高精尖领域倾斜的重要举措。国家积极引导三级医院大力发展微创技术,其目标在于提升医院整体的技术能力,优化病种结构。在当前的医疗改革背景下,尤其是 DRG/DIP 支付改革的推进,微创手术占比的提升显得尤为关键。它不仅符合改革方向,还有助于降低医保超支风险,让有限的医保资金能够发挥更大的效益。


  从患者角度出发,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显著优势,这是传统手术难以比拟的。患者在接受微创手术后,身体所承受的痛苦大幅减轻,住院时间缩短,能够更快地回归正常生活。这不仅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也为分级诊疗的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持,使患者能够更加合理地选择就医机构,缓解大医院的就医压力。


  三、如何才能提高该指标得分经济上也不失分?


  尽管微创手术在国内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从历年绩效国考数据显示,虽然指标在逐步提高,但与欧美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也直观地反映出我国微创手术发展的滞后。导致这一差距的核心矛盾主要体现在,首先是设备投入不足,微创手术对先进的医疗设备依赖程度较高,如腔镜、手术机器人等,但部分医院由于资金等原因,无法及时引进这些设备,限制了微创手术的开展。其次,医生的技术差异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微创技术对医生的操作技能要求极高,需要经过长期的培训和实践才能熟练掌握,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资源分布差异较大,不同医院、不同医生之间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微创手术的整体质量和推广。再者,高值耗材成本压力也不容忽视。许多微创手术需要使用高值耗材,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给医院的成本控制带来了挑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微创手术的普及。最后,医保DRG/DIP支付影响。由于打包预算付费标准可能较低导致医院亏损。面的这种情况医院如何才能提高该指标得分经济上又失分?


  1、设备购置


  设备创新与技术融合是关键的第一步。先进的设备是开展微创手术的硬件基础,而技术融合则为微创手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医院要积极评价开展微创手术需要积极购买相应的微创手术设备,需要重视的是需要认真论证微创技术适应症,患者接受程度,患者群体数量能不能弥补成本投入等。


  2、人才培养


  再好的设备需要人操作,培养相应医务人员是关键。


  3、DRG/DIP支付政策分析


  在经济保障方面,医保支付与价格改革是提升微创手术占比的重要支撑。医保支付政策的调整,能够直接影响医院开展微创手术的积极性和患者的就医选择。认真研究DRG/DIP支付方式对微创手术的影响,评估经济效益,积极与医保部门沟通,提高相应支付标准。


  4、优化路径


  多学科会诊(MDT)在微创手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 MDT,不同学科的专家能够共同参与患者的治疗决策,从多个角度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方案。在筛选适宜微创手术的病例时,MDT 能够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手术风险等因素,避免非必要手术的发生。通过这种多学科的协作,能够制定出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5、成本核算与管控


  成本控制是医院运营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提升微创手术占比也有着重要影响。微创手术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于设备购置成本和耗材成本的管理,通过微创手术病种成本核算,结合DRG/DIP付费,分析盈亏情况,强化成本控制,寻求技术替代方案,加强精细化管理方面,需要通过供应链优化,积极参与集中采购降低高值耗材成本成为关键。


  6、绩效激励倾斜


  绩效激励设计作为管理机制的核心环节,能够有效激发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微创手术的发展。誉方医管在辅导医院绩效管理中,按照手术时间、手术风险疑难程度、手术资源投入,结合手术分级管理办法,参考DRG/DIO支付政策,对手术实行“四级十二档”划分,对微创手术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波士顿矩阵分析,医院可以清晰地了解各个病种的市场份额和发展潜力,优先发展并发症率低、CMI 值高的微创术式,绩效实行精准倾斜激励,提高医务人员开展微创手术的积极性。


  7、分级诊疗


  分级诊疗与转诊网络的构建,是提升微创手术占比的重要途径。通过与基层医院建立转诊联盟,实现区域内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能够为微创手术的开展提供更广阔的患者来源。


  总之,提升微创手术占比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构建 “技术 - 管理 - 效益” 三位一体的发展体系。医院应持续关注微创手术领域的技术创新,不断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医生的技术水平。同时,要进一步优化管理机制,加强成本控制,改革绩效激励机制,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734阅读

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医保和薪酬“红利”来了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03 11:24:46 文章来源:原创

759阅读

医院是个复杂系统,我们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需要升级了

作者:段涛 时间:2025-04-03 10:25:05 文章来源:原创

982阅读

团队管理中什么比结构更重要

作者:王杨 时间:2025-04-02 17:36:10 文章来源:转载

1173阅读

绩效国考指标研讨系列4-- 出院患者手术占比突围战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01 17:30:14 文章来源:原创

1330阅读

领导者决策偏好手册---实践版要领20条

作者:蒋巍巍 时间:2025-03-31 17:33:37 文章来源:原创

1435阅读

向上管理:10个技巧打造双赢职场关系

作者:蒋巍巍 时间:2025-03-31 11:25:50 文章来源:原创

秦永方
简介
秦永方,男,64年生,高级会计师,高级国际财务管理师,上海交大安泰管理学院医院管理EMHA,从事医疗财务工作35年,出版著作8本,发表论文60余篇。研究方向:医院绩效管理、成本核算、内部控制、预算管理、从事培训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