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整合医疗一万年太久,不妨先拉长、整合诊断

22年10月18日 阅读:5911 来源: 码万祺原创 IP属地:北京市

  把整合医疗、全病程管理比作万里长城。


  拉长诊断、整合诊断是易忽视的第一步。


  拉长诊断


  明确诊断不容易,即便没有私心作祟的话,技术上也确实有些难题。


  通过拉长诊断、整合诊断,有可能使供方、需方、支付方更放心些。


  澄清:拉长诊断并非是指拉长时间,是指拉高意识,当然,也有可能会拉长必要时间。


  举例:急性治疗期等不及拉长诊断,解决办法是整体推后急性治疗,或针对慢病管理。


  整合诊断


  整合诊断由必要的检测项目组成,因人因时而异。


  每个检测项目不但是技术,更包括服务上的包装。


  整合诊断的价格应有些关照,同时关照各利益方。


  整合诊断多用于专科,从全科不断遴选用户对象。


  整合诊断必须证明自己是效率兼效益的高效诊断。


  市场上已提出的应用原则有:必要、准确、便利。


  必要性期待2G背书,准确性期待2B保障,便利性期待2C体验。


  市场经营


  其一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诊断技术与诊断服务是萍水相逢、必然相遇。


  彼此可以是持股或被持股关系,也可以纯粹是效率效益比较后普通合作。


  其二


  肿瘤早筛有,肿瘤晚筛也要。举例:肝癌患者总体生存期约两年。


  已经确诊肝癌患者通过整合诊断,如能规避虚假治疗,很有意义。


  其三


  整合诊断不应落入俗套,不应只卖技术、服务,还要真正开展实施性项目。


  假如有战略、有信心采取类保险方式销售技术、服务,妥妥是革命性颠覆。


  其四


  整合诊断不是以技术、服务论断一切,必要结合医疗专业人士意见行事。


  为什么?这其中蕴含巨大的伦理风险,也蕴含巨大的临床健康服务价值。


  其五


  精准用药,与高端临床健康服务关系密切。


  服务贵、药便宜,这样的商业场景会更多。


  其六


  临床医学创新技术,可能确实被很多外来因素影响。


  但我们要自问:创新技术是为销售,还是为使用计?


  是为自己,还是为患者计?这不是非黑即白的问题。


  千万不能走极端,利益中和既要看程度也要看方法。


  其七


  儿童安全用药,是常备忽视的,即使在常见病领域。


  不能仅靠不良事故、药理管束,应用复杂服务复杂。


  其八


  大健康、保险行业颠覆正潜移默化。健康服务去保险业找大群患者。


  保险业去健康业找大群医疗。门诊险以上产品、疾病险以上的产品。


  这两类产品有希望获得快速发展,是采取小保险责任加大保险责任。


  门诊险就是小保险责任,是为获客。主推产品是大保险责任及经营。


  其九


  为什么梅奥诊断做得好?梅奥不是一家医院么?梅奥擅长引入科技。


  但京东可能就不如梅奥。技术之上,需要专业服务,国内三甲占优。


  整合诊断以后,是整合治疗,按病种付费方式其实就是整合治疗啊。


  各种筛查与医院医生不是对立,恰恰是合作、管理,梅奥就是例子。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680阅读

医保谈判:药物经济学、基金承受能力,双双易陷入现实误区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9-07 14:54:28 文章来源:原创

669阅读

医美进入垃圾时间吗?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4-09-07 14:53:42 文章来源:原创

1018阅读

全民免费医疗,对商业健康模式有利有弊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09-06 11:37:26 文章来源:原创

1038阅读

民营医疗机构参与家庭医生签约,国家将给予哪些支持?答复来了!

作者:晨晓 时间:2024-09-06 11:34:20 文章来源:转载

1265阅读

中国医美人的“围剿”和“反围剿”!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4-09-05 17:49:02 文章来源:原创

1249阅读

为何医院频陷“骗保”争议?谁该为困境负责!

作者:王杨 时间:2024-09-05 17:34:36 文章来源:转载

简介
工学硕士。目前就职于政策研究部门,研究员。关注医改进程与实际效果,跟踪了解最新政策发布和行业动向,直抒见解,志在提高效率、推动发展、响应创新。
职业亮点
国家医保研究院原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