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旗下萝卜快跑无人驾驶出租车已经在北京、武汉、上海、广州、深圳等12座城市开始上路运营,累计订单量据说超过600万单。
人们惊呼人工智能技术带来颠覆性变革外,也不得不面对一个基本的事实:人工智能技术真的在不断取代我们了。
就如萝卜快跑取代出租车司机一样,不仅价格便宜,它还能24小时不停运转,成本、效率秒杀常人,出租车司机如何竞争?
近年来,我们挂在嘴边的就是各行各业内卷越来越厉害。
如餐饮行业,2023~2024年3月新开店数4172417家(约417万家),关店门店数4205744家(约421万家)。
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我们还可以通过学习、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视野、素质等,从而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但出租车司机跟一辆智能出租车去竞争,就是把人的潜能发挥到极致,也没用。
你总得一天睡6个小时、吃三顿饭、上几次厕所,要留点时间陪伴家人,偶尔还需要自己安静会,抚慰下内心的荒芜。
而无人驾驶的萝卜快跑根本不需要这些,只要不坏、有电,他就可以每分每秒在路上服务大家,这非人所能。
这让我想起上周参加的全国青年中医交流会的情景,萝卜会创始人林涛老师为我们培训了中医AI方面的知识,受到大家的关注和欢迎,跟去年我聊中医AI完全是不一样的情景。
去年我们很多中医人对中医AI是不怎么接受的,今年大家开始积极倾听、了解中医AI了,相信中医AI会带来变化了。
当然,中医AI的整个进展比其他领域的AI慢了几步,相对成熟度也差很多,但早晚有一天它会出现在每个医生、患者的手机里,出现在每一个家庭,每一个角落。
因此,我们不得不去思考:我们真的需要一个医生来为我们提供平常的健康服务吗?
记得《深度医疗》的作者埃里克·托普表达过一个观点,大意是:未来对医生的要求,情商大于技术。
但看到今天智能出租车秒杀出租车司机时,我都有点怀疑,我们出现健康问题时,
在诊疗接触的那么几分钟、几十分钟里,真的很需要医生给我们提供情绪价值才安心、满意吗?
我们是不是随便点击下手机上的按钮,直接得到解决方案来得更轻松愉快?
更为重要的,随着人对生命、疾病的认知越来越清晰,对健康养生越来重视,是否意味着我们在更长的岁月里依赖医生的频率会大大降低?
医疗健康领域,AI对医生的冲击力度,一样是颠覆性的,肯定不是医生跟医生之间的内卷那么简单。
今天我们强调医生一定要学会使用各类医疗智能工具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说不定哪天医生的日常工作就是如何配合和服务这些工具了。
人工智能时代,起主导作用的永远是极少数人,而大部分人只是在不同的时间点被“工具”裹挟。
所以,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内卷,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实践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但面对智能时代的“替代”,也许我们需要重新寻找自己的家园。
作者:曾思远 时间:2025-04-19 14:09:51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19 14:08:1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蒋小富 时间:2025-04-19 14:05:2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4-18 16:47:31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蒋小富 时间:2025-04-18 09:53:3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4-17 17:58:56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