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两会报告,涉及医疗方面,开宗明义,进一步明确,“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
强化公益性,是国家和社会、百姓与患者,多年来对医院的呼声。足以说明,一直以来,我们的医院的公益性都是欠缺的。就像我们一直呼吁和提倡男女平等一样,因为事实上一直存在男女不平等。
何谓公益性?做一件事情,在过程和结果上,让社会公众受益的价值属性,就是公益性。
医院的公益性应该这样来解读:以最少的资源和成本,让病人得到最好的服务和治疗,获得尽可能好的就医体验感。
如我在《做一个有良心的医生》一文中所言,“世间百行,任何一行都可以不讲道德,丧失良心,唯有一行不能丢掉道德和良心,那就是医疗,这是人类社会得以存续的底线”。再往下推,就是任何一家企业、任何一个单位,为了利益或达到某种目的,如果都可以丢弃良心和道德的话,但唯有医院,不能丢弃!因为他是守住人类社会不致灭亡的最后底线。
公益性也一样,任何企业,都可以不讲公益,唯有医院不行。而相对于公益性,良心,应该更为基本和朴素。在医院,损害患者事莫为,即为良心。
今天我们就谈,办一家有良心的医院。
要一家医院有良心,首先要求医院要有这样的“良心”文化,体现在医院的宣传、制度、行为上。
还是以我在《做一个有良心的医生》里所做的一个例子的那家医院。由于个别医务人员的行为,那次把无主病人转移到另一家公立医院的急诊室,最后导致病人死亡。当时医院并不知情,是医生行为,不是医院行为。后来有一次,医院又来了一个下属县里的孤寡老人严重摔伤,无钱,但医院已有规定,这样的弱势群体不能拒收,收住后费用很高,而且痊愈出院又遥遥无期,医院找到村里,村干部来医院看了,但至于费用也是没有办法解决。这时,医院已经有经验了,要找任何部门,不可能解决问题,推诿病人,已经不能也不会再这样做了。因为“做一个有良心的医生,办一家有良心的医院”已经成为医院的底线要求。医院就策划了一个方案,发动全体员工捐赠,然后邀请媒体做个宣传,并由媒体向社会发出捐款倡议。结果,收到了意向不到的效果,医院的事迹得到宣传,口碑加了分,同时,收到的社会捐款远远覆盖了病人的医药费。这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我想,这完全是基于医院的“良心”文化,是一家有良心的医院会做、能做的事。把一件坏事(医院亏钱)办成了一件好事(名利双收),可能也是上天给予“良心”的回报。
然而,医院没有良心的案例比比皆是。
医院有没有良心,首先取决于举办人,再是院长,再是员工。而首先是举办者或院长,也就是医院的掌舵人。所谓企业文化,也就是老板文化。
2008年,一件事情让我大跌眼镜,至今想来依然锥心。我们旗下有一家医疗器械公司,有一个业务员,到杭州一家某系办的妇产医院去跑业务,与检验科一位主任闲聊,说到他们的尿液分析仪已经坏了很久了,业务员问他为何不修或买。他说,他说反正没用,机器是做做样子的,所有的检查结果都是人为填写的,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阳性,这样,医生才可以没病当有病治,才能赚钱。他还说,他们某系医院很多都是这样的,老板都是这样要求的。我终于知道了,还真有这样昧着良心赚钱的医院。
还是很多年前,一位从公立医院院长出来,到一家某系办的民营医院当院长,工资待遇很好,却宁可拿更低的工资,要跳槽来我们这里,面试时,聊到为何?他说:老板要求给医生专家上的第一堂课,就是要让医生学会无病“找”病、小病大治,花光病人口袋里的钱,是本次诊疗结束的标志。他说,这种昧良心的事,实在无法忍受,于是就离开了。看来,良心为医,还是很多医者的底线,所以,这是医院的希望;而办一家有良心的医院,也是百姓的希望,社会的希望。
其实,除了部分确实因医生水平或医院条件受限,或病人本人坚持等原因,所有的失度医疗(过度医疗或医疗不足)应该都是医院的失良行为。当今治下,失度医疗还真难避免。
良心医疗的最高境界,就是一切医疗行为都是基于病人利益至上原则。但真要做到这一点,还真很难。除了医者自身失德原因,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原因,那就是,逼良为娼。
当政策或制度,直接制约了医院自身发展甚至生存的时候,良心往往会被搁置一旁。所谓“德唯善政,政在养民”,所以,政善乃大善。所以,为政者,在制定关乎行业生死利益的政策之时,不能总是走向极端。医疗行业服务收费从执行了70年的按项目收费到如今的DRG按病种收费,政策法规从制定到执法,一旦偏离良心,法规治下的人,也便会不念良心。所以,逼良为娼,乃政之大恶。
“办一家有良心的医院”,这是人类社会对医院的底线要求。然而,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任重道远。
首先医院实控人、院长,要有良心,要懂行业特性,守行业底线。医院非一般企业,绝不能“什么生意都可以做,就是亏本生意不能做”。在医疗行为中,不是什么钱都可以赚,必须要准备亏一部分钱,用来买良心。办医者要把良心办医的医院文化贯彻始终;
再是医生医务人员,要有良心,什么都可以丢,唯有良心不能丢。所谓“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人命死生之系”,原因在此。医者,要把良心行医的思想坚持一生;
最后是为政者,诚如前言,政善乃大善,先是政策制定者,要稍有善意,要让医者前面有路;再是政策执行者,要把枪口上抬一厘米,这是为政者之良心。
唯如此,良心才能在医院有生长空间,有良心的医院才能办成。
2025.3.18
作者:蒋巍巍 时间:2025-03-31 17:33:3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蒋巍巍 时间:2025-03-31 11:25:5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3-31 11:07:54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王杨 时间:2025-03-31 10:28:41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张磊 时间:2025-03-29 14:04:38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3-28 17:33:03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