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医院管理

DRG/DIP时代:巧用院前健康体检优化诊疗,让医保资金“花在刀刃上

25年03月24日 阅读:2062 来源: 王杨转载 IP属地:安徽省

  在DRG/DIP支付改革全面落地的当下,医院面临“控成本”与“提质量”的双重挑战。如何让有限的医保资金发挥最大价值?如何缩短住院日、减少过度检查?院前健康管理中心的体检报告,或将成为破局关键。本文从临床实践出发,为临床医生、管理者提供科学落地的解决方案。


  一、现状与痛点:DRG/DIP倒逼诊疗模式转型


  DRG/DIP支付模式下,医保对病种费用“打包支付”,医院需在固定费用内完成诊疗。传统住院流程中,临床医生往往依赖住院期间的全面检查明确诊断,但这一模式导致两大问题:


  1. 检查费用挤占治疗预算:过度检查消耗DRG/DIP支付额度,压缩实际治疗空间。


  2. 住院日延长:等待检查结果延长住院时间,影响医院运营效率。


  破局方向:将诊断关口前移至院前,临床医生、特别是临床科室主任及医院医疗、医保、运营管理者要是更新固有思维观念,引导非急症病人及家属优先将常规检查检验项目由本院健康管理(体检)中心进行完成,通过健康管理中心的体检报告提前完成基础筛查,为住院治疗的时间及费用“腾出空间”。


  大家要清楚,现在虽然有很多的医院执行预住院制度,但预住院的检查检验费用也是会纳入到总住院费用中进行医保DRG/DIP支付核算的,虽然降低了平均住院日,但医保费用结构并没有太大变化。


  同时,门诊预住院检查检验比较分散,排队时间较长,病人体验感有待进一步提升,而本院的健康管理(体检)中心一般是一站式服务,预约一次,全面检查检验,电子报告医生站随时可查。全院统一的检查检验结果,信得过,可通用。很多医保重点检查的所谓“过度检查检验”项目,目前对健康体检还没有要求。所有即满足了临床需要,又避免的因所谓的“过度检查检验”而被医保检查处理。


  二、院前体检的三大价值:从“被动检查”到“主动规划”


  1. 精准预判,减少重复检查


  数据整合:将健康管理中心的体检报告(如血常规、影像学、肿瘤标志物等)直接接入医院信息系统,住院医生可提前调阅,避免重复开单。


  高危分层:根据体检异常指标(如血糖、血脂、肿瘤标志物升高),预判患者潜在疾病风险,针对性设计住院检查方案。


  2. 优化费用分配,聚焦核心治疗


  费用测算:以某DRG病种支付标准1.2万元为例,若通过院前体检节省20%检查费用,可多分配2400元用于手术、靶向药等核心治疗。


  动态调整:对复杂病例,可申请“特病单议”,结合院前数据证明治疗必要性,争取医保支持。


  3. 缩短住院日,提升运营效率


  检查前置:需空腹、预约的检查(如胃肠镜、增强CT)在院前完成,住院后直接进入治疗阶段。


  日间手术拓展:结合体检结果筛选适合日间手术的患者(如胆囊结石、白内障),将平均住院日从5天压缩至24小时。


  三、落地策略:四步构建“院前-住院”协同体系


  1. 建立标准化体检套餐


  按病种设计:如心血管高危人群套餐(心超、冠脉CTA)、肿瘤筛查套餐(低剂量CT+肿瘤标志物)。


  动态更新:根据DRG/DIP病组变化调整体检项目,确保与临床需求匹配。


  2. 打通信息壁垒,实现数据共享


  技术支撑:通过医院信息平台(HIS)整合健康管理中心数据,设置“院前预警模块”,自动提示异常指标。


  流程再造:住院医生开具检查前,系统自动比对院前数据,拦截重复项目。


  3. 绩效激励与质控双驱动


  绩效考核:将“院前体检利用率”“住院检查重复率”纳入临床科室KPI,与临床科室绩效奖金挂钩。


  质量监管:医保、医务部门联合督查,对临床不合理住院检查进行溯源追责。


  4. 患者宣教与协作


  宣教前置:门诊医生在非急症需住院病人诊疗时告知患者“院前-住院”一体化流程的意义,减少抵触情绪,并可同时开具检查检验医嘱,让住院病人及家属进行自愿选择在门诊预约检查或到本院健康管理中心预约检查。


  临床科室在慢病患者出院时进行科普宣教,宣教内容包含有在下一次需要再次住院诊疗前到本院健康管理(体检)中心进行院前检查检验的必要性及“院前-住院”一体化流程的意义。


  医患共决策:住院时展示院前检查结果,解释后续治疗计划,提升信任度。


  四、未来展望:从“疾病治疗”到“健康管理”


  DRG/DIP改革不仅是支付方式的变革,更是医疗价值导向的重塑。通过院前健康体检的深度整合,医院可逐步实现:


  成本可控:减少低效检查,将资源倾斜至高价值治疗。


  效率提升:缩短住院日,释放床位周转潜力。


  患者获益:少花钱、少折腾,获得更精准的治疗。


  五、所有医院的临床医生、医院管理者要跳出固有医疗思维,不需要做得太超前,但要比同行快半步。


  将检查检验前置到本院健康管理(体检)中心完成,目前应该还是比较新的思路和建议,但不久的将来,一定是很多医院的必然选择,所以只有转变观念,跳出固有思维,才是领军者。


  未来的医院管理者和优秀科主任一定不仅是医疗专业人才,一定是具有医疗、医保、运营、财务、信息化思维融汇贯通的复合型人才。国家政策我们不能改变,那就只能适应,并在适应中创新。不碰政策红线,不触政策底线,合理利用政策来为病人服务,为病人健康服务。


  在医保支付改革的浪潮中,谁能率先打破“住院才检查”的惯性思维,谁就能抢占高质量发展先机。院前健康管理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它关乎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更关乎每一位患者的生命质量。


  (本文参考政策文件:《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医疗检查的指导意见》、国家卫健委DRG/DIP技术规范)


本文由(王杨)转载自: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gW76Fcfccr2QHw6oxHrK0g?poc_token=HFIo4Wej9KTe_FfCbWZuzj1MfkVmoTa6kRUMvdA9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938阅读

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医保和薪酬“红利”来了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03 11:24:46 文章来源:原创

917阅读

医院是个复杂系统,我们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需要升级了

作者:段涛 时间:2025-04-03 10:25:05 文章来源:原创

1101阅读

团队管理中什么比结构更重要

作者:王杨 时间:2025-04-02 17:36:10 文章来源:转载

1125阅读

绩效国考指标研讨系列5-- 如何提升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02 17:34:37 文章来源:原创

1257阅读

绩效国考指标研讨系列4-- 出院患者手术占比突围战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01 17:30:14 文章来源:原创

1363阅读

领导者决策偏好手册---实践版要领20条

作者:蒋巍巍 时间:2025-03-31 17:33:37 文章来源:原创

简介
80后一枚,热爱医院网络营销推广策划,入医疗行业10多年。深度关注医院营销、管理的趋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