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绩效国考揭榜,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检验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作为重要的运营效率指标,考核的目的何在?背后隐藏着哪些“奥秘”?如何才能在国考中获得好成绩?试探“揭秘”。
在绩效国考指标体系中,“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运营效率重要指标。这一指标的定义是: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检验收入)占医疗总收入的比例。其考核目的在于推动医院优化收入结构,提升技术劳务服务的价值,同时降低对药品和耗材的依赖性。本文将从考核目的、指标背后的“奥秘”,以及如何在国考中获得好成绩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考核“医疗服务收入占比”的背景
自医改以来,医疗收入结构调整一直是重要议题。通过取消药品加成、加强药占比考核等措施,强化药耗占比考核也引发了一些连锁反应,明确提出药占比 30% 和百元医疗收入耗材消耗 20 元的双控目标,由于医疗服务技术收费价格偏低,医院主要通过增加医技检查收入来弥补药耗下降带来的收入缺口,导致医技检查收入占比占据上风,医疗费用负担并未得到明显缓解,也不能真实反映医疗服务能力。
医疗收入主要包括药品收入、耗材收入、医技检查收入和医疗服务收入四大部分。真正能为医院带来可支配受益的是医技检查收入和医疗服务收入,提高 “收入含金量” 成为医院发展的内在需求,降低药占比和耗占比也在情理之中。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是“医疗服务技术含金量”的标志,反映医疗服务能力的高低。
二、考核“医疗服务占比”的目的
1、优化医疗服务体系
通过提高“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可以引导医院回归“治病救人”的本质,提升技术劳务服务的价值。
2、推动分级诊疗与合理就医
医疗服务收入占比高的医院通常具有更强的技术实力和学科优势,能够承担疑难重症的治疗任务。这一指标也有助于推动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促进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地实施。
3、体现医生技术价值
在“医疗服务收入”中,诊疗费、手术费等直接反映医生技术劳务价值的部分占比更高。通过提升这一比例,可以更好地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价值,调动其积极性。
4、提高运营效率
医疗服务收入占比高的医院通常具有更强的成本控制能力和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这有助于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调整医疗收入结构促使医院更加注重合理治疗,顺应DRG/DIP付费趋势,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提升内含质量效益。
5、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一般来说,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较高,往往表明医院的医疗风险疑难程度相对较高,CMI 值也会较好。提高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能够激励医院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通过技术创新和进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从而在绩效国考和医疗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三、指标背后的“奥秘”:如何解读与提升?
1、数据来源与计算方法
医疗服务收入包括诊疗费、手术费、护理费等技术劳务性收入。
医疗总收入则包括医疗服务收入、药品收入、耗材收入以及检查检验收入的总和。
2、正向提高医疗服务收入占比的方法
要提高“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核心在于增加医疗服务收入的同时,合理控制药品、耗材及检查检验收入的增长。
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了医疗服务收入的金额,可以有效提高占比。通过拓展医疗服务项目,可以增加医疗服务收入占比。
通过控制要药品和耗材,使用价格性价高的集采及国谈药品及耗材,可以降低药耗收入占比,实现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提升。
通过降低医技检查收入,降低绝对值和占比,进一步优化收入结构,可以提高医疗服务收入占比。
3、负向提高医疗服务收入占比的方法
提高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一些医院采取负向方法,主要包括让患者到院外药店自费拿药,医院部署卫生耗材自动售卖机,让患者自费购买,通过降低药品和耗材的院内销售,增加医疗服务收入占比。
还有通过收费项目置换方式,科室直接开展的医技检查收入置换为医疗服务收入,通过信息系统调整实现,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提高。
过度治疗,违背医疗规范和伦理,过度操作治疗,增加医疗服务收入占比。
4、提高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关键点
强化专科能力建设是核心。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是核心,不能为了提高医疗服务收入,牺牲正常合理的医技检查收入。
价格体系调整是重点。及时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体现技术价值,才是提升医疗服务收入占比的重点。考核此指标,与医疗服务价格指数结合,有利于分析和反映各地医疗服务占比差异。
患者次均费用试金石。提升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并不意味着医院会“增收”,而是通过优化服务结构,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开支,降低患者次均费用,从而实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供给。
四、如何在国考中获得好成绩?
1、制定清晰的战略规划
医院应结合自身特点和发展目标,明确提高“医疗服务收入占比”的具体路径,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2、优化收入结构
通过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提升高难度手术的占比,增加技术服务收入,合理用药,减少不必要的耗材消耗,避免过度检查,优化检查流程,确保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提升。
3、加强专科能力建设
医院应重点发展具有技术优势和市场潜力的重点科室,提升疑难重症的诊疗能力,从而吸引更多患者选择优质医疗服务。
4、提升患者满意度
通过改善服务流程、优化就诊体验,提高患者的获得感。例如,可以通过预约挂号、一站式服务等方式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升就医效率。
5、信息化助力精准管理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医院的收入结构进行动态监测与分析,找出影响“医疗服务收入占比”的关键因素,并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
总之,“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这一指标的核心意义在于推动医疗机构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通过优化收入结构、加强学科建设、提升技术能力以及合理控制成本,医院可以在国考中获得好成绩,同时实现高质量发展。
来源:秦永方医疗卫生财务会计经济研究
作者:蒋巍巍 时间:2025-03-31 17:33:3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蒋巍巍 时间:2025-03-31 11:25:5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3-31 11:07:54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王杨 时间:2025-03-31 10:28:41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张磊 时间:2025-03-29 14:04:38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3-28 17:33:03 文章来源:原创